本文转自:人民网-宁夏频道
记者 梁宏鑫
2024年宁夏青蟹、斑节对虾、香鱼等“海鲜”产量达到1838吨,水产苗种数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达42%,成为西北五省水产品种最丰富、单产最高的渔业主产区。目前,宁夏渔业面积50万亩,水产品产量18.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50亿元,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19610元。
宁夏水产养殖业在西北地区独树一帜,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利用内陆盐碱水模拟海水环境,实现了大黄鱼等品种“海鱼陆养”的模式,开创了内陆盐碱水养殖“海鲜”的先河,这一突破性科技成果令全国瞩目。
盐碱地里飘出海鲜味儿
近日,记者走进贺兰县蓝湾生态养殖基地,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0年前,这里只是一片平常不过的盐碱滩,谁能想到,如今这片土地与海鲜联系在一起。
蓝湾生态养殖基地。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在养殖基地内,一个个大圆桶状养殖池排列整齐,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等鱼虾在里面翻滚。这个基地总占地2000亩,建成标准化精养池塘800余亩、设施温棚450亩,基地年调运名优水产苗种近400万尾,主要以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设施温棚和工厂化车间养殖为主。
“10年前,我从福建漳州请来了技术人员,把南美白对虾引进宁夏来养殖。”宁夏蓝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强佐洲说。在盐碱地养海鲜,这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绝大多数人不相信,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如何将宁夏盐碱地、盐碱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展产业,蓝湾生态养殖基地养虾技术负责人撒建军等经过一番探索之后发现,海鲜生存在海水里,海水与盐碱水的区别在盐度和主要离子不同。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建站撒建军等将广盐性南美白对虾生存盐度淡化到本地盐碱水的盐度,在宁夏尝试着养起海鲜。
“刚开始,成活率很低,但是仍有一部分南美白对虾存活了下来。”撒建军说,存活下来的海洋小生命给了他们信心。通过持续不断实验,他们最终破解了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在盐碱地上成功养出了南美白对虾。同时,他们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了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等名优品种的设施化养殖,打破了传统养殖的季节限制,实现了全年无休的生产模式。
李子奇(左)正在查看蓝湾石斑鱼生长情况。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