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发布更新

医讯观察室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观察室 > 行业观察室 > 行业分析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发布更新
行业分析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发布更新
发布日期:2025-01-24 14:35    点击次数:16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与策略。要点1 我国人群糖尿病流行及防控现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由2013年的10.9%增至2019年的12.4%,地区差异较大,也存在民族差异。糖尿病的知晓率(36.7%)、治疗率(32.9%)和控制率(50.1%)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要点2 糖尿病前期筛查标准及糖尿病的分型诊断流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上进行了细化,对于糖尿病前期的识别标准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

糖尿病前期新的筛查标准包括:

空腹血糖(FPG):≥6.1mmol/L(≥11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39mmol/mo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 7.8mmol/L(140mg/dL)这些标准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新版指南对于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推荐与2020版指南基本一致,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但强调了对于无糖尿病症状的患者需改日复查确认,但不包括随机血糖,并添加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流程。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图片

糖尿病诊断标准要点3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和治疗路径新版指南推荐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首先需要明确是否存在ASCVD或其高危状态、心衰、CKD,然后再给予相应的合理治疗。1.早期联合是实现早期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2.伴ASCVD或其高危状态的T2DM患者,首选GLP-1RA或SGLT2i;3.T2DM患者合并心衰者,首选SGLT2i;4.伴CKD的T2DM患者,首选SGLT2i,也可选GLP-1RA;5.有强适应证但不能使用GLP-1RA/SGLT2i的情况下,应给予二甲双胍治疗;6.不伴ASCVD或其高危状态、心衰或CKD的T2DM患者,如无超重/肥胖,选择二甲双胍;伴超重/肥胖者,选择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者,选择有肝脏和心血管获益证据的GLP-1RA;药治疗不达标者,二联治疗选择联合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基础胰岛素2年治疗后仍然不达标,则需要胰岛素的多次注射,选择基础+餐时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等;早发T2DM危害大,诊断后可采取强化治疗及时控制血糖。要点4 新增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1.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是指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发生的糖尿病。(1)儿童和青少年T2DM在诊断时要注意是否存在伴发病或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眼底病变等,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等;(2)青春期应注意是否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3)起始的药物治疗可以单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或者两者联合使用;(4)如果存在糖尿病症状、严重高血糖、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则需要胰岛素治疗,一旦酸中毒纠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特殊类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1)建议对所有出生6个月内起病糖尿病患者进行单基因糖尿病的基因检测;(2)90%的由钾通道基因(包括ABCC8和KCNJ11)突变所致单基因糖尿病患者,对大剂量的口服磺脲类药物反应良好,而且神经运动系统发育和功能可能有额外获益;(3)有母系遗传特征的早发糖尿病,伴耳聋,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下降,基础和负荷后乳酸异常增高的患者,建议进行线粒体基因检测;(4)典型的GCK-MODY患者主要表现为非进展性、轻度的空腹高血糖,不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3.T1DMT1DM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1期免疫紊乱期、2期血糖异常期和3期临床症状期。(1)需要早期筛查,在高危人群(一级亲属等)中检测胰岛自身抗体以筛查亚临床期T1DM,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DKA的发病风险;(2)在T1DM诊断后,尽早提供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用于糖尿病管理;(3)对T1DM患者进行以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或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案为核心的综合管理。要点5 创新药物治疗路径与个性化胰岛素治疗策略

创新药物治疗路径: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1.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减重和改善心血管风险有显著益处。

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3.双胍类药物:仍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选药物。个性化胰岛素治疗策略:

尽管《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提及了胰岛素治疗,但其主要侧重于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对个体化差异及并发症影响的考量相对不足。相比之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在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面提供了更为详尽且具体的指导。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起始时间和具体方案需紧密围绕患者的实际病情、胰岛功能状况、血糖控制目标以及伴随的其他健康问题来精准制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建议,当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或长期治疗未见明显成效时,应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定适合的胰岛素类型,比如长效或短效胰岛素等。

图片

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治疗路径

对于已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进一步强调了根据具体的合并症(诸如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以确保胰岛素治疗既安全又有效。患者的治疗方案还需随着其生活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旨在维持不同状态下的最佳血糖水平。参考文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END—

(来源: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

365站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趋势研究 从1644年传下来的明目养睛汤,就4味药,专门针对视疲劳、眼干发痒的人,坚持试试一个月
下一篇:观察深入 北京安贞医院多名心脏专家携手重庆康心医院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Powered by 医讯观察室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