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稿 医 生
结节频现,不必惊慌
最近这几年,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好多朋友体检时都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还有子宫肌瘤。这三种病堪称 “结节界” 的常客,不少人平时没啥感觉,一拿到体检报告却慌了神,毕竟身体里莫名其妙多了东西,心里难免犯嘀咕。更有甚者,有人这三种结节全中,报告单一到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图片
先别慌!其实结节很常见,子宫肌瘤大多也都是良性的。这几年医学检查设备越来越厉害,以前发现不了的小问题,现在都能查出来了,所以大家才感觉好像得结节的人变多了。
现代医学与结节的 “交锋”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甲状腺结节归内分泌科管,乳腺结节在乳腺外科,子宫肌瘤则属于妇科范畴,它们在人体解剖学位置上似乎没啥关联。西医面对这些结节,一般就是吃药、消融或者直接手术切除。要是结节严重恶化了,听医生的安排治疗肯定没错。但很多时候,刚发现的结节也就两三毫米大,根本用不着手术,这时候中医调理就派上大用场啦!而且中医调理小结节、小肌瘤的成功率能达到 95% 呢!
结节背后的 “罪魁祸首”
中医为啥能调理这些毛病?这就得从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和子宫肌瘤的 “病根” 说起了。在中医眼里,它们就像是长在肝经这根 “藤” 上的不同 “歪瓜”。你看,得甲状腺结节的大多是女性,尤其是那些心思细腻、爱操心、太在意别人看法的女性。相反,大大咧咧的女性就很少得。这不正应了那句玩笑话:“忍一时子宫肌瘤,退一步乳腺结节” 嘛。其实,这些结节类疾病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生闷气 “憋” 出来的。
中医经典《灵枢・经脉》里记载,肝足厥阴之脉,起始于大脚趾丛毛处,一路上行,环绕阴部,抵达小腹,夹着胃,连着肝和胆,还经过喉咙后面。甲状腺结节在喉部,乳腺结节在胸部,子宫肌瘤在腹部,它们刚好都在肝经循行的路线上。这三种病的病因病机一样,治疗原则也都是异病同治,主要就是肝郁,还夹杂着因虚致病。
图片
结节的 “成长之路”
那结节和肌瘤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就像盖房子一样,它也有个过程。
01
肝气郁结,引发血瘀
想象一下,你心情好的时候,去公园溜达一圈,是不是浑身都舒坦,感觉身体里的气像通畅的小溪,欢快地流淌,气血也很调和。可要是长期心情压抑,气就像被堵住的水管,不流通了。这时候,你可能会感觉胸肋、肋骨里面胀疼,乳房、小腹胀痛,嘴巴又苦又干,嗓子干,还胸闷、心慌,晚上也睡不好,尽做噩梦。中医说 “百病生于气”,西医也觉得很多病和不良心理因素有关。气不畅通,血的运行也会受影响,慢慢地就会形成血瘀,出现肿块,月经也变得不规律,还会痛经。
365建站02
肝气犯脾,导致脾虚
现在好多人都有胃病,除了吃饭不规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肝气郁结。肝气长期郁结,就像小火苗越烧越旺,肝火太旺就会去 “欺负” 脾胃。这就好比用榔头不停地敲桌子,榔头是憋在身体里的坏情绪,脾胃就是那张桌子。结果就是时不时地想呕吐、恶心、反胃酸、打嗝,肚子还老是胀胀的。
03
脾虚生痰湿
脾胃一直被坏情绪这么 “折腾”,肯定会受伤,变得虚弱。这时候,脾胃代谢水液和食物的能力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直线下降。那些代谢不掉的湿气就变成了痰湿,人也会感觉身体肿胀,四肢没力气。

04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痰湿” 和 “气郁” 勾结
甲状腺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都在肝经这条 “藤” 上。痰湿和气郁就像两个 “坏家伙”,它们勾结在一起,在肝经上 “捣乱”。当这个 “坏组合” 跑到喉结处,就变成了甲状腺结节;跑到乳腺,就成了乳腺结节;跑到子宫,就成了子宫肌瘤。所以说,最初的病根就是情志不畅,也就是那些坏情绪和肝气郁结。
图片
中医的 “调理妙方”
知道了病因,中医怎么治呢?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就像身体里的 “交通警察”,负责让全身的气都能顺畅通行,还能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结节和肌瘤大多是 “气”“瘀” 互结导致的,所以基本治疗方法就是理气活血散结。
有个常用的方子叫柴胡疏肝散,是明代太医叶文龄的 “杰作”。
柴胡疏肝散组方陈皮(醋炒)6g 柴胡6g 川芎4.5g 枳壳(麸炒) 4.5g 芍药 4.5g 甘草(炙) 1.5g 香附 4.5g*特别提醒:所有药物均应辨因辨病辨证准确方可使用。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这 7 味药组成,能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对这个方子进行调整,就能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这些病。除了柴胡疏肝散,像逍遥散、消瘰丸、桂枝茯苓丸等方子,也能根据个人情况加减使用。不过得记住,所有药物都得在辨因辨病辨证准确的情况下才能用。
图片
除了喝中药,针灸、理疗、心理调节、饮食调整这些方法也能一起配合,帮我们调理身体。下一篇,我们再详细讲讲怎么用穴位艾灸来对付结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