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病皆由痰作祟”。

在道医理论中,人体三焦如同天地:上焦如雾主宣发,中焦如沤主运化,下焦如渎主通利。
三焦气机通畅,则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若气滞湿阻,则膏脂堆积,形成肥胖之症。
图片
现代医学所谓肥胖,实为三焦气化失常之象:
上焦宣发不利则汗孔闭塞,中焦运化失司则痰湿内生,下焦排泄不畅则浊毒滞留。膏脂堆积皮下则为腴肉,瘀阻血脉则生三高,内困脏腑则损元气。
365站群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泽泻汤】,取法“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之理,尤适芒种至夏至阳气升腾之时,借天地气交之势调理三焦:
图片
白术——为君,健脾燥湿如炙土培基,中土健运则水湿不生;
泽泻——为臣,利水渗湿似开渠导洪,水道通调则浊邪得泄;
茯苓——为佐,宁心安神若云布长空,三焦得利则气机畅达;
桂枝——为使,温阳化气同旭日初升,阳气振奋则膏脂自化。
此方暗合“开鬼门,洁净府”之要义:白术固守中州,重建脾胃运化之枢;泽泻通利下窍,激活膀胱气化之能;茯苓渗湿于无形,桂枝温通于经脉。四药相合,犹如疏通淤塞之河道,重建水液代谢之循环。
图片
【医案实录】
曾接诊一位36岁女性患者,身高160cm,体重82kg。自述近三年腰围从72cm增至98cm,尤以腹部、大腿脂肪堆积明显。晨起口黏如含胶,午后困倦必睡,大便时溏时秘,月经延期且带下如涕。观其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
辨证属典型“三焦气化失司”:
上焦:头面油光,动辄汗黏——卫气不固,雾化失常
中焦:食后腹胀,嗳气频作——脾失健运,沤化受阻
下焦:下肢浮肿,小便短黄——决渎不利,湿浊下注
图片
给予患者【泽泻汤】加味:炒白术30g(土炒增强健脾)、茯苓30g(带皮加强利水)、泽泻15g(盐炙引药入肾)、桂枝9g(嫩枝梢减燥性)、加生黄芪20g固表止汗、厚朴12g醒脾消胀。
配合辰时(7-9点)服用200ml药液,借胃经当令增强药效;嘱其戌时(19-21点)用掌心焐热神阙穴,顺时针揉腹108次。
图片
调理半个月后患者反馈:
晨起口黏消失,日间精神明显提振;腹胀减轻,大便成形日行1次;自测腰围缩减4cm(从98→94cm)。
调整方案:原方泽泻减至10g防过利,加生山楂15g化瘀消脂。续治两月后体重降至74kg,月经周期恢复,B超显示脂肪肝由中度转为轻度。
使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1、阴虚火旺者慎用桂枝之温燥;
2、脾虚便溏者当减泽泻之寒利;
图片
3、若兼见气短自汗,可佐黄芪以固表;
4、若伴有腹胀便秘,宜加厚朴以行气。
此方精髓在于重建“脾主运化”之本能:非但利已生之痰湿,更绝未生之膏脂。犹如治理河道,既要疏浚淤泥,更需加固堤防。配合戌时摩腹、晨起八段锦,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温馨提示:本案例用药剂量及配伍方式为特定体质设计,切勿盲目套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