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阿尔茨海默病为家庭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老龄化进展,疾病社会负担也在持续加剧。近期礼来旗下的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药物多奈单抗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为疾病早期患者提供了治疗可能性。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年总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7%,达1.1万亿人民币,推算到2030年疾病社会经济成本将达到3.2万亿元。中度、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总成本是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1.3、2.1倍,尤其是中晚期患者日均照护需求高达10小时以上,重度痴呆患者平均年照护费用约为轻度痴呆患者的2倍。
可见,推进疾病的早期治疗,不仅有利于患者自身健康,也能够大大降低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新药获批打开了治疗路径,如何让诊断更早一点,长期以来是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神经疾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唐毅教授在接受搜狐健康专访时介绍,我国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通常在出现记忆和思维问题很久后才被发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为28.6%,轻度认知障碍就诊率仅为2.8%;再加上从事认知障碍的医生数量匮乏,记忆门诊数量很少,患者往往需要多次才能确诊,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 丧失了获得早期诊疗的机会。
延缓疾病发展的最佳窗口期就是早期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甚至是临床前阶段。唐毅分析,当前需要三个方向的突破:
365建站一、 技术层面。目前我国以及美国获批的诊断有两项,一是通过PET检测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二是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测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两项检测昂贵且有创伤,我们希望能有更简单易行的检测方式获批,尽早用于患者早期诊断。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二、 医生认知。不少基层医师认为疾病到了较重阶段才需要识别干预,而不是尽早干预。因此,我们需要开展各种途径的医生教育,加强专科建设。
三、公卫筛查诊断模式。有了技术更需要政策的推动,我们需在公共卫生层面完善诊断模式,能够经济、高效以及准确地让筛查覆盖到老年人群,让认知退化的老年人尽早获得管理。

社区早期识别老年认知退化并进行干预的重要战场。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理事长顾春玲女士介绍,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认知症友好社区理念”,希望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各方携手,为认知退化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社区可以通过开展认知退化老人的筛查,一方面对他们的权益进行梳理,做好疾病预防,帮助他们免受羞辱;另一方面也要推动社区居家适老化,让家庭环境更安全,防跌倒,通过色彩标识提升老人在小区的安全感等。
顾春玲分享,她所负责的社区最初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不足5%,通过趣味性科普宣传、老年大学合作等方式开展初筛并建立就诊绿色通道,让就诊率达到50%以上;90%的患者仍在家中生活,因此社区需要帮助他们在就医、用药外,提供认知训练和康复干预的支持。
礼来全球副总裁、礼来中国药物开发与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王莉博士认为,患者认知、疾病诊断、药物治疗以及治疗可及性四个环节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程管理均必不可少。企业方不仅要关注药物的研发推广,还需要建立疾病早诊早治的生态体系,包括诊断研究,以及推动多元支付体系等。未来,随着品类目录调整、商业保险等多种支付渠道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创新药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各方携手努力,加速推动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德赫兰女士表示,多奈单抗注射液为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增加了一种针对疾病病理机制的治疗选择,将助力减轻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我们将大力提升患者治疗可及性,与包括行业、政府、支付方、卫生系统和倡导组织在内的所有相关方合作,进一步扫除对获取和使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手段的障碍,以健康领域的创新减轻患者、家庭、公共卫生和社会负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